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1年初,街道成立了专门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组长:王继超
副组长:胡守国、王兴伟、鲁建华、杨明禄
成员:吴禄栩、曾中、黄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建科,城建科全体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并制定了年初工作计划和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
一、城镇化建设工作
(一)小城镇建设工作
(4)建城镇排水管道长度800m。
(二)农房建设及管理工作
(2)对街道xx年“xxx”洪灾中恢复重建的部分房屋进行了验收,并积极地为灾民办理房屋审批手续及确权。
(三)康居工程
启动并建设康居村xxx个,分别是新堰村和新胜村,其中,建设市级示范村xxx个,即新堰村。完善了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场地、绿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xxx公里。
(四)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严格按县规划局的要求执行。
(五)城镇化水平工作
2、新增城镇常住人口xxx人。完成年初计划的xxx%。
(五)其他工作
1、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完成xxx个市政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2、城镇规划管理、控制和保护严格按规划执行,城镇综合形象良好,主干道街景城镇建筑造型及空间景观美观大方。
3、严格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4、我街道的建设项目全部按规定程序报批,新建工程项目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了净化综合治理,建设工程项目全部进行了竣工验收备案和资料归档。各种统计报表和资料及时准确的按规定上报。
二、规划管理工作
(一)总规及详规
璧城街道严格按照县规划局编制的规划及要求执行。
(二)规划管理
1、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符合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2、在规划区内,各项新、改、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全部向规划局提出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报请规划局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批。
3、我街道严禁未经规划局批准,在规划区内搭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若确须搭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必须报请规划局审批,并严禁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的搭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5、及时准确的上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方面的报表和资料,并积极做好县建委和规划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2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并有针对性地组织镇、村干部前往江苏华西村、奉化滕头村参观学习,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百分考核中,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任务,全力以赴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据统计,2007年维护建设总投资约4100万元,其中,投资125万元延伸了云寺路;投资154万元改建太平桥等4座桥梁;投资37万元建成了镇汽车站;投资25万元,完成了镇文化中心的改建;投资250万元,启动了镇商会大楼的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了镇综治中心办公楼装修工程;投资2万元,新增了公共厕所1座;投资140万元,完成了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投资846.92万元,完善4.13平方公里的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全面完善其道路框架、绿化、亮化、给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完善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大小康住宅建设力度,新增小康住宅面积24525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其中,农民建房78户,住宅面积14525平方米,投资1089.375万元;云溪花园住宅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2006年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并通过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加快庭园经济建设,实施“镇送村种社管户养”的庭园经济林建设,共送出水果苗木13700株。2007年新增绿化面积371.03亩,乡镇绿化覆盖率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5%。积极实施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缪家村、大云村先后通过省级“绿化示范村”。启动了花乡大道建设,目前已完成1公里。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强城管队伍,2007年又新增1名城管队员。加强污水处理,2007年新增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座,生态模块污水处理设施27座。同时通过镇垃圾压缩中转站的新建,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制度落实。四是突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强化亲商、双赢、诚信、公正和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鼓励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环境的改善,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止目前共累计引进增资及新办项目19项,实到外资1641万美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大云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突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文化生态名镇和和谐平安乡镇建设。以县城区向南推进和跨海大桥穿越我镇为重要契机,通过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总体规划和集镇新区规划,强化一、二、三产功能,实施大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镇区品位,逐步形成以善江公路为轴线,以大云集镇为中心,以一城一区为两翼的 “一镇、一城、一区”的发展布局。“一镇”就是扩建好大云集镇;“一城”就是在大云集镇以西,跨海大桥连接线以东、沪杭高速公路以南规划建设总规模为2.5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一区”就是在善江 ……此处隐藏23992个字……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市小城镇办会同国土、规划、统筹、经信等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对新启动的34个小城镇改造规划进行评审,完成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快推进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XX县完成了五凤镇、白果镇、赵家镇3个特色镇专项规划。
(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今年市城建资金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小城镇建设;安排0.6亿元专项支持小城镇改造工作。区(市)县财政配套小城镇改造资金11.2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40.3亿元,占小城镇改造实际完成投资60.3亿元的66.8%
(五)注重总结创新,夯实工作基础。今年,市政府牵头编撰了《XX市特色小城镇建设案例分析》,分析了我市平原、丘陵、山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建设异同,为其他小城镇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市统筹委牵头收集并编印了《XX市园区外传统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典型案例选编》,起草了《关于支持夹关镇住户自主自愿参与场镇改造的若干政策(试行)》,不断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方法、路径。创建了“一问一答”工作机制,各乡镇及时提出发展建设中的各类问题,由市小城镇办成员单位进行解答,一对一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同时,在完成小城镇范围内土地房屋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小城镇建设政策宣传,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氛围,小城镇建设工作无一例投诉、上访。
二、成效显著
(一)土地整理稳步推进农民有序集中,有效突破小城镇发展用地需求瓶颈。我市积极争取省国土厅支持,大力实施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点位尽量选择在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引导农民向城镇适度集中,全市批准立项农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267个,规划整理面积8.87万亩;建成中心村和聚居点1500余个,改善了近45万户150余万农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将项目节余指标尽量安排在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使用,进一步保障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我市经部、省批准立项的增减挂钩试点项目489个,挂钩周转指标28.20万亩,全部实施完成可节余21.28万亩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设。
(二)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信贷覆盖面广范围宽。今年,成都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940亿元,比年初增加134亿元;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72%,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106亿元,比年初增加22亿元。截至今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20xx笔,金额69亿元。其中,农村房屋1514笔,金额4.6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54笔,金额2250万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262笔,金额31.7亿元;林权224笔,金额32.6亿元。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余额58.9亿元,较年初增加9.2亿元。
(三)产业支撑明显有力,小城镇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增强。充分挖掘小城镇资源优势,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农业休闲观光区等产业园区。强化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能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产业园区的规模效应逐步提升。随着新繁泡菜(食品)产业园、濛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安德镇川菜园区、淮口成阿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各大公司的陆续入住,为小城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安德镇围绕川菜园区和豆瓣产业“双百亿”目标,实施了四川新星成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四川品品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了川菜产业拓展区一期406亩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完成税收2.05亿元,主导产业所占比重达50.5%。
二是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大踏步前进。全年共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个31家,实际完成投资8.3亿元。着力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共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共计 35个。着力抓好“一线一品”万亩产业基地的打造,共打造“一线一品”万亩产业基地7个。
三是乡村旅游业发育良好。着力抓好乡村旅游业的培育和提档升级,打造精品旅游小镇。今年,安仁古镇共接待国内游客209.73万人次,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8875.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4%和73%。
(四)重大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
一是重点着力小城市建设。首批13个小城市建设示范镇先后实施项目200个、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88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52.7万人,城镇化率达70%,农民集中居住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9%。
二是不断加快特色镇建设。首批启动的30个特色镇今年累计实施项目298个、完成投资85亿元,30个特色镇成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37.7万人,城镇化率达48%,农民集中居住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64.6%。
三是有序实施小城镇改造。今年,我市新启动34个小城镇改造,全年共实施116个小城镇改造,完成改造项目616个、实际完成投资60.3亿元,41个小城镇完成本轮改造任务、通过综合验收,全市累计有99个小城镇完成本轮改造任务、通过综合验收。
四是强力推进试点镇建设。我市8个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均对镇域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已完成规划审查。今年,8个镇共实施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共60个、总投资38亿元,8个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4.9亿元,同比增长12.8%。
(五)基础设施项目全面覆盖,小城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小城镇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130千米、乡村客运场1座、乡村港湾式简易客运站6对,完成投资5.2亿元;共计新建(改造)40千米10千伏电力线路、75千米农村低压电力线路;新增自来水供水管长度1000千米,自来水普及率由58.4%提高到65%;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4 座、铺设污水管道415 千米,乡镇污水处理率由67%提高到68%;新建燃气管线94千米,完成投资1000万元;总投资227万元、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649口。
二是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今年新增388个村、涉农社区达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配置“1+21”、“1+23”标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成了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配套建设了20xx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完成26个农贸市场新建改造项目,市级财政资金给予420万元的补助;集中力量支持XX市卧龙镇、XX县花水湾镇、XX县五凤镇和XX县寿安镇4个今年商贸试点镇,探索商贸领域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培育农村区域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是小城镇风貌有较大改观。今年,全市116个小城镇共完成街道风貌改造123万平方米,改变了部分场镇建筑立面破旧、杂乱的现象;兴网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共投资8834万元进行有条件的小城镇“小三线”下地改造,有效改善了小城镇风貌形象。全市小城镇新配置(更换)垃圾桶2240个,果屑箱1860个,改造垃圾房(桶点)158座,完善了小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文档为doc格式